有专家尖锐指出:当文艺批评嬗变为商业炒作,就会给商业帮大忙而给文艺创作、文化发展帮倒忙。一针见血,值得深思! 艺术品大热,评论价码大涨 某地一位中年画家最近正筹备在北京办画展。为了把画...
有专家尖锐指出:当文艺批评嬗变为商业炒作,就会给商业帮大忙而给文艺创作、文化发展帮倒忙。一针见血,值得深思!艺术品大热,评论“价码”大涨
某地一位中年画家最近正筹备在北京办画展。为了把画展场面撑大,也借机扩大自己的影响,他托人请北京一位在圈内颇有名气的批评家写篇“评论”,表示愿奉上酬金若干。不料,那评论家听了酬金数目,对联系人说:这已是几年前的行情了……再找知情者打听,原来此君写捧场文章的酬金已从千字数千元涨到数万元,跟如今成名画家的作品价码差不多了。
近年来艺术品市场炙手可热,大批收藏者蜂拥而至,不少书画家及其作品的价格暴涨。或可谓“有福同享”,给书画家和艺术品捧场的文字价码跟着大涨。据说在美术评论圈,按评论家的头衔、地位、名气、资历,“评论订购者”身份,和对评论的不同要求,已经排列组合出一套价格体系。某些书画作者与评论家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但,那些文字还是艺术评论吗?
上海书画院前院长、艺术评论家江宏慨叹,现在真正有思考、有见解,并且不受外界干扰、独立的艺术批评,不多了!多的是商业气味十足的捧场文章,充斥言过其实的溢美之词,误导着艺术爱好者和收藏者。艺术品可以走向市场,但艺术评论也跟着商品化,与艺术品广告混为一谈,十分危险。当艺术评论和评论者自甘沉沦,那么谁来帮艺术创作者分析得失,作“旁观者清”的指点?当艺术评论和评论者斯文扫地,失去公信力,谁又能帮爱好者们品评作品,提升鉴赏能力?
批评的商品化问题,不仅存在于美术圈,同样出现在文学艺术的各个门类,只是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那一群“半职业的研讨会说客”
作品研讨会,本该是评论家与文艺创作者面对面交流切磋的一种有效的文艺批评方式,与会者应当实事求是、百家争鸣,且知无不言、言无禁忌,作充分的观点交锋、思想碰撞,以期彼此都能受到启迪。但是,一位熟知文艺圈生态的人士告诉记者,现如今,相当一部分作品研讨会已经异化成商业色彩浓重的“捧场会”,并且滋生出了一批“半职业的研讨会说客”。
记得,海派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生前有一次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这辈子办过不少画展,但还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开过作品研讨会,因为“觉得自己还不够格,配不上开研讨会的待遇”。他说,假若有机会,他十分愿意当面听听同道、观众和评论家对他作品的评头论足。
老先生心目中如此“高大”的研讨会,在今天,已经谁都敢开,谁都可以开。虽然也有坐下来正经研讨作品得失的,但更多的,是形形色色有明确商业目的的研讨会。只要“银子”够多,研讨会的主办单位规格就能足够高,出席的评论家的名气就能足够大。此类研讨会,往往飘荡在一片叫好声中,真知灼见不是没有,但会迅速被大量空泛轻浮的言词稀释到含量极低;直言不讳也不是没有,但会更迅速地被打圆场的嘻嘻哈哈反复冲淡。其实主办者并不指望听什么艺术见解,要的是研讨会的规格、排场、气氛和一些可以引用来自我宣扬的“给力”的话,以此炒作传播,多卖新书多卖票、抬升收视率,达到既定的商业目的。 而某些评论家,对于越来越盛行的此类名为研讨会实为“炒作会”的活动,虽然嘴上说不胜负担,心里却是乐此不疲,并且练出了一套应对之道。他们无暇也不会有兴趣去认真读作品、看演出、观摩展览,但照样能说、会说;他们在不同的会场,说着大同小异的观点,但也善于在使用术语之类的关键词上追随流行,每每有了时尚词语,就赶紧用上,搅动一下会场气氛,不使沉闷无聊。记者认识几位当红评论家,在文艺活动密集的某些时段,一天甚至赶两三个场子,当然这类研讨会都是有酬金可拿的。
在如今的文艺圈,已经形成一个所谓的研讨会圈子,有人张罗,不时招呼手头名单上的“半职业的研讨会说客”按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捧场。难怪一名刚刚入行的小记者参加过几次研讨会后,问:怎么跑来发言的总是这几个专家?
“无形之手”操控着批评的声音
文艺批评被市场这只“无形之手”操控,声音变调了,常常已经不是批评了。
文学评论家雷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文学评论举例说,过去一个作品发表或出版,后续和附加的东西不多,评论只是针对作品。现在不一样了,作品发表、出版后,或者要参与评奖,或者要计较在新书销量排行榜上的排位,而能不能得奖、能卖掉多少,无不牵扯着连环套般的利益链;所以,评论者若“出言不慎”,就可能“搅局”,大煞风景。一部分真正视文学为生命、有高远追求的作家,挨批评不成问题,他们听得进不同意见,但作家身后的利益相关者会跳脚,因为这些人关心的不是作品本身,而是作品之于他们的利益。当然,有些作家同样看重利益得失甚于作品得失。他们未必不知道,评论是一个审美过程,是一门学术,是一种鉴赏艺术,在本质上是非功利的,应该有独立的品格、自由的空间,应该得到尊重。但他们被利益所困,也有意无意地试图让评论为其利益服务,把评论功利化,比如借助评论扩大作家作品的影响,提升销量,又比如借知名评论家的赞美制作有分量的申报材料,去竞争各种奖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评什么不评什么,评论的时候说什么不说什么,以怎样的角度和怎样的“针对性”来说,常常受“无形之手”的操控;加上一些文艺批评家迎合求利,评论便滑向了商品化、市场化。
清华大学教授、文化评论家肖鹰在接受采访时尖锐地说:“现在的中国读者会发现,自己无法根据批评家的评论来选择读物。文学批评嬗变为商业炒作,正在给文学创作帮倒忙,给商业帮大忙。”一针见血,值得深思!
编辑: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