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高潮的画
我喜欢看高潮的画,喜欢他画风的纯朴和真诚。我觉得,绘画作品中最可贵的是真诚。而凡是真诚的东西,都不是华丽的、矫揉造作的、而是纯朴的。
曲折而平缓的河在北方的平原上流淌,已经黄昏,一片静谧的气氛。轮廓清晰的夕阳悄悄的向西边滚动。天空、河面洒满了它的余晖,河岸、树下、大自然中的一切都被夕阳的光染红,有浓有淡、有深有浅,直射在河面上的阳光柱像把河面隔开似的与夕阳球体遥遥呼应,成为画面色彩结构的中心。河边上垂钓的人们和他们伸向河面的鱼竿,为这寂静的原野增添了生气。这是高潮的一幅风景画,描绘了极普通的北方景色。这景色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高潮却在这平凡的景色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就在这光线、色彩、色调和气氛中,有诗、有音乐。褐灰、深绿、淡红、浅黄,它们的和谐与对比,色彩混合之后的微妙变化,还有各种形体,太空、太阳、树木、蜿蜓曲折的河岸。组合造成的视觉变化,形成一种又单纯又统一的美,使人不得不在画幅面前驻足。当人们细读这幅画时,又为画家富有激情的笔触和线条所吸引,那太阳周围的弧形色彩线,那河岸上的斑斑点点和横的短线,还有显示河岸轮廓的粗线,是颇有旋律和节奏的。此外,那稍有弯曲的钓鱼竿,似随意钩来,也为活跃的画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是的,高潮就是善于在平凡的景色和事物中发现美。朴实无华的山村小景,不显眼的门庭和院落、房屋、树林、野花,当然,还有纯朴、憨厚的农民。他善于写景,老老实实的对景写生。但在写实中,他又“俏皮”,善于运用色彩,线条和块面的变化,组成整体和谐的画面。在他的每一幅风景画中,都有色彩的主调,同时用其它色彩渲染、陪衬、使画面色彩丰富,更有层次。在画人物肖像时,他集中主要精力刻画人物的面部和手部。衣饰,背景笔墨单纯、简练、用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高潮是尊敬热爱这些性情温和、感情诚挚、内心纯洁又饱经风霜的农民。在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往往有纪念碑的构图效果。
高潮受过长期和严格的写实训练,基础很扎实。他再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曾受到名师徐悲鸿、王式廓、董希文、吴作人等得教导和指点。毕业后,他留校任教,在浓厚的学术和文化气氛下,刻苦钻研。从五十年代起,他就不断有作品参加北京市和全国性的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奖。他的历史画、风俗画、风景画和肖像画都很精彩,不少作品为中国美术馆和其他博物馆以及海外收藏家收藏。他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他坚持深入生活,研究生活,并十分注重艺术创作规律。高潮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他认为艺术灵感,艺术家的创作力和想象力来源生活。一个画家只有在感情和心灵正受到触动时,才能画出好画来。无病呻吟的画是不能感动人的。因此高潮经常到农村,特别是他熟悉的河北农村去体验生活,在那里写生和创作。
高潮注意研究世界油画遗产和民族传统艺术的精粹。他认为,中国的油画家首先要把西洋写实功夫拿到手,然后再和中国的绘画传统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有中国特点,为中国人喜闻乐见的油画艺术来。多年来,高潮在作这样试验,在油画艺术中注意吸收和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些观念和技法。我觉得,他在色彩运用上讲究沉着、淡雅的美感、在整体画面上追求单纯和质朴的意境。这使他的油画表现语言具有某种中国民族情调。前几年有人批评写实油画已经过时了,那时不少中年画家感到困惑。高潮却没有丝毫动摇。相反,他到西欧旅游,进修,参加博物馆,认真研究西方油画大师的作品,他得出得结论是,写实的油画永远不过时,过时的只是那些僵化的,没有感情的绘画。高潮满怀信心地继续沿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向前走。看得出,这几年,他除了不断完善自己的写实技巧外,还在更加注意自己的修养,注意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注意写实中融合写意的成分。
我为高潮已取得的成果高兴,我相信,他还会贡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