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 slideshow_large
  • slideshow_large
中国西部第一艺术门户
鉴赏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鉴赏收藏
徐子林:机构收藏不能来者不拒
作者:徐子林  来源:网络  时间:2013-07-22 15:55:28  点击:2079

      日前,歌手艾敬(现转型为当代艺术家)向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其雕塑作品《海浪》,国博欣然接受,并对外声称这一收藏行为是综合考量的结果:“艾敬的这一作品能与国博已有的历史、现实题材的作品进行比照,同时该件作品又趋向生活化,这让国博向多元的收藏体系迈进了一步。”

  姑且不论艾敬的作品价值如何,国博作为一个国家级博物馆能够接纳当代艺术品的本身就让人感到高兴。由于特殊的原因,中国国有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机构关注当代艺术的目光很少,参与收藏更是鲜见。然而,从文化、艺术的发展角度看,着手当代艺术的收藏都势在必行,毕竟,这是关照当下艺术发展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此次国博接受当代艺术作品的捐赠和收藏,行为本身就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然而,国博的这次收藏行为属于偶发动作,并不是一个专业机构进行的持续性的收藏行为。有着系统化收藏经验的成熟机构通常不会做出这样的偶发举动。因为每一个收藏机构对自己未来藏品的搜集,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即使是捐赠,也不可以来者不拒。

  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了,现在正是整理、收藏当代艺术作品的最佳时间。而介入特定历史时间段的定向艺术品收藏,首先要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国际上成熟的机构通常是首先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来制订收藏计划,并指导计划的实施。而收藏计划中的收藏线索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收购目标藏品所需要的经费预算、目标藏品的搜集难度,以及未来的整体藏品在整个特定时期的艺术板块中所处的地位。

  国有博物馆、美术馆担负着对社会民众进行美育和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而馆藏品则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围绕馆藏品进行的知识生产和知识输出:一方面,博物馆、美术馆专家和其他机构专家以及民间专业研究者要对目标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及史料考证,这是机构的知识生产;另一方面博物馆利用藏品和相关研究成果,对社会进行知识输出。

  我国国有博物馆对当代艺术的收藏,至今尚处于空白。随着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被国际关注和被国际藏家收藏,如果国有机构仍然无动于衷,则意味着在将来,我们的孩子想看看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只能远涉他国去瞻仰了。

  机构关注当代艺术,收藏当代作品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而积极参与到当代艺术的建设中则更为重要。国际上有众多关注当代艺术的美术馆,它们是始终如一的支持和赞助当代艺术的最前锋,为当代艺术家提供创作所需的经费和展览的场地,而把这些机构的鲜活展览,连续地串联起来,本身就构成了一部生动的当代艺术史。

  所以,机构对当代艺术的参与和收藏,不仅是参与到当代艺术的结果(作品)中,更是积极介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2013年07月03日发布于《京华时报》D02版“艺术评述”

编辑:勤子

版权所有:西部艺术网 陕ICP备13001352号-2    投稿E-mail:1352009143@qq.com 13992858736@126.com    联系电话:13992858736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